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李昌祺的所有古诗文】

文学成就

  永乐十七年,谪役房山期间,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馀话》,借以抒写胸臆。胡广、曾棨、李时勉等人都曾为此书作序跋。《剪灯馀话》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今整理本均为5卷22篇(增入《还魂记》、《至正妓人行》两篇),成书于永乐

  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剪灯馀话》“缛丽丰蔚,文采烂然”(曾棨序),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性较高。如《芙蓉屏记》、《秋千会记》、《还魂记》等篇均被明末凌□初等人改为拟话本。惟作者自炫文才,作品中插入不少诗词,嫌累赘。 昌祺本人也写了序言,叙述了《剪灯余话》成书的原委。《余话》序云:“矧余两涉忧患,饱食之日少,且性不好博奕,非籍楮墨吟弄,则何以豁怀抱,宣郁闷乎?”又云“若余者,则负谴无聊,姑假此以自遣,初非平居有意为之,以取讥之大雅。”由于文艺在当时是文人雅士不屑为的,昌祺亦因此颇受讥议。他死后“议祭于社,乡人以此短之。”都穆《都公谈纂》也说:“景泰间,韩都宪雍巡抚江西,以庐陵乡贤祀学宫,昌祺独以作《余话》不得入,著述可不慎欤!”

  李昌祺另著有《运甓漫稿》7卷。▲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昌祺的古诗文

乡人至夜话

明代李昌祺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古诗三百首伤怀

梅隐歌为萧医士作

明代李昌祺

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龙宫舞女白霓裳,解佩招邀明月里。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搴芳忽遇萧史裔,幽情雅致真难攀。

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饮冰寄傲寒香中,忧患何缘到心上。

巡檐行歌贪看花,寻常每至参横斜。轩裳梦断任身懒,山水情多从鬓华。

纵令对酒吟东阁,争似扶筇探西郭。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活人应多功已深,年年着子满高林。阳回一气得春信,生生孰识堪舆心。

调羹事非成契阔,回思故园渺天末。独馀酸味今尚存,谩道能除世间渴。


小学古诗劝诫惜时哲理

题南溪萧氏山水小景

明代李昌祺

西昌有士生名宗,孤高格调冰雪容。性惟爱山复爱画,画里坐对青芙蓉。

乍观尺素杳难辨,野色川气相溟濛。初疑为巫峡,列此十二峰,雨馀轻黛增鲜浓。

阳台神女彷佛精灵通,楚襄之梦恍惚当谁穷。沐猿涧鹿悄无迹,千岩万壑烟霏笼。

又疑是匡庐五老排层穹,乃在彭蠡之北、盆江之东。

凉影倒浸波溶溶,飞英乱舞垂萝风。吾家翰苑老供奉,揽秀绝顶巢云松。

锦袍骑鲸乘月径返蓬莱宫,开元诸子莫追逐。吐句尽如仙语真,孤雄仍闻夙昔读。

书处氤氲竟日丹,霞封胡君特来索。我赋笑迎起抑揩,昏瞳便令挂壁着。

意看其间景象既弗类,运思落笔俱凡庸。僧繇久逝范宽没,海岳亦往庵居空。

南溪别有奇绝地,春深绿与耶溪同。杰构隐映苍桧中,二三好客劳过从,酒醅旋压黄粱舂。

幽非桃花源,邃异子午谷,土美俗朴堪耕农。罕曾袖刺谒时贵,屡尝含哺歌年丰。

我欲携焦桐,飘然谢尘踪。汲泉采蕨疗饥渴,净扫白石弹秋鸿。

如何病兀絷双足,谩令清兴蟠心胸。挥毫写罢付君去,殷勤寄示兰陵翁。


婉约秋天写景抒怀情怀

春坊黄学士索赋刘缙草堂二首 其一

明代李昌祺

静者茅堂近翠微,荜门松径往还稀。水生南垞雁初下,月出西岩人未归。

迸笋乱穿苔藓破,残花故傍薜萝飞。清泉绕屋云林密,纵有淄尘得染衣。


咏物菊花品格寓人

赋得海门潮信送黎慎之还乡

明代李昌祺

海门荡潏深千丈,潮去潮来如有期。夕阳欲没退偏早,晚月乍升生太迟。

退早生迟自无爽,行人到处占消长。终年空打崩浪矶,半夜遥通女儿港。

清淮不泛鸱革魂,潜来默去朝复昏。汀洲但见沙禽迹,岛屿惟馀石藓痕。

黎君晏岁乘潮去,路指海门奇绝处。览胜应知造化工,吟清信得江山助。

解缆开帆举画桡,溯流激浪随风飙。回首行人不可见,往来惟见海门潮。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