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所有古诗文】

人物生平

  林朝崧又号无闷道人,祖籍漳州龙溪,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是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

  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於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於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林朝崧的古诗文

十二月十五夜咏月

清代林朝崧

一年有几团圆月,数到今宵岁又残。不恨清辉催我老,转欣长夜耐人看。

横斜影写梅花瘦,潋滟光凝竹叶寒。天上琼楼何处是?高歌水调倚阑干。


咏物柳树抒情怀人

清源山

清代林朝崧

名山近在城东道,隔年游兴今朝果。不乘肩舆不跨马,病馀一试腰脚好。

山花含笑谷鸟啼,引人步步登天梯。不知置身高几许,渐觉对面紫帽低。

半山亭子一回首,俯视孤城大于斗。城中双塔笔露尖,城下长江一线走。

更行更高喜欲狂,眼底直欲穷蛮荒。越王一去二千载,当年驻马知何方?

却寻裴公尸解处,烟霞古洞黄冠住。炉香飘出石门来,时有游人占梦去。

神仙有无我不知,榕根小憩亦支颐。一杯山茶解我渴,使我两腋清风吹。

更登绝顶望沧海,云涛浩渺家何在?乘风我欲便东归,惆怅故乡人事改。

搔首峰头泪满巾,何时海底更扬尘?朗吟飞下千峰去,故国江山愁杀人。


婚姻爱情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四

清代林朝崧

慷慨好为猛虎词,士龙先世总雄师。家风既坠陇西族,祖德羞吟谢客诗。

岭上梅花招白鹤,匣中剑气吐青蜺。隐沦未觉豪情减,击筑燕歌有所思。


夏天写雨

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

清代林朝崧

鹿子江头识面迟,骚坛二妙桂林枝。板桥书法兼工隶,秋水才华并善诗。

茅店临溪邀共醉,纸窗剪烛话相思。客中此会真奇绝,劳燕东西若有期。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抒情志向抱负自勉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斑竹

清代林朝崧

倒挽湘波注两瞳,龙孙从此赐绯红。星星截作生花管,付与三闾写楚风。


婉约惜春人生哲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