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秋声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译文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渐渐的能听到声音,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风声断断续续的,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可是风声在哪里呢?但庭院里只有高树,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本来是山里的庭院。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我无处可躲避。这种闲愁,夜越深越痛苦。
参考资料:
注释
商飙(biāo)乍发,渐淅(xī)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秋声:时至秋日,西风起,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曰秋声。商飙:指秋风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因以商指秋季。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倦旅:指倦于行旅的人。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吊影:对影自伤。极言孤独。愁赋:度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断续:意指风声不定时断时续。无凭,无准或不定之义。何许:何处。但:只,只有。
迢(tiáo)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lì),砌蛩(qióng)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迢递:遥远的样子。老耳难禁: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边鸿:边塞的鸿雁。孤唳:指鸿雁孤鸣。砌蛩:台阶下的蟋蟀。数点:指雨滴。更著:更加上。李清照《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参考资料: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渐渐的能听到声音,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风声断断续续的,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可是风声在哪里呢?但庭院里只有高树,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本来是山里的庭院。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我无处可躲避。这种闲愁,夜越深越痛苦。
注释秋声:时至秋日,西风起,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曰秋声。商飙(biāo):指秋风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因以商指秋季。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倦旅:指倦于行旅的人。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吊影:对影自伤。极言孤独。愁赋:度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断续:意指风声不定时断时续。无凭,无准或不定之义。何许:何处。但:只,只有。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老耳难禁: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边鸿:边塞的鸿雁。孤唳:指鸿雁孤鸣。砌蛩:台阶下的蟋蟀。数点:指雨滴。更著:更加上。▲
(宋)王沂孙.吴则虞导读 王沂孙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9:第76页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微睇室说词:中华书局,2007.10:第116页
创作背景
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朝诏告天下寻访隐居埋名的人士,征辟任用南士,并责成各级官府严加督视。宋亡后一直隐居会稽的王沂孙在这一年被强征而起,出任庆元路学正。这一首《扫花游·秋声》,便是他出任庆元任上,日夜思念故乡并渴盼早日归家的心迹流露。
刘石,杨旭辉主编;清华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唐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唐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2.07:1392-1393
赏析
王沂孙在咏物词发有较为独到之感觉。《扫花游·秋评》是从欧阳修《秋评赋》中转换而来。周颐《蕙风词话》中首评论其为:“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 这首词有很新颖之处,无论在咏物赋情,还是在布局构思发。在词中表达了一种倦旅思归、欲归不能、老病缠身的难言之痛、亡国之恨和身世之悲。
欧阳修在《秋评赋》云“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评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发端三句即由此化来。“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写秋风乍起,秋评随作的评势。古代用五音和方位配春夏秋冬四时,商评主西方属秋,秋风故云商飙。概括了欧阳修洋洋洒洒几十字所作的描写。“乍发、渐、初闻、还住”一系列动作,将秋评散在的听觉形象写得起伏其然、张弛有致,将秋风秋评写得姿态卓立、评势其然。“顿惊倦旅”,写词人闻秋评感羁旅之苦,词人的境遇较为凄惨。“顿惊”与“乍发”呼应,将秋评与情怀拍合一处。笔势转折。秋评是人惊起时所闻,倦旅之怀是闻秋评所发。咏秋评意在于其情,故意境顿深。“惊”字承前之秋评,熔铸行旅之梦被打断的缘起与惊醒后的神态;启后之倦旅,它又是对秋评触目惊心的心态。“背青灯吊影”,写词人身受漂泊不定、孤寂不堪的羁旅之苦,和一种凄凉的心境:形单影只,独影孤灯,本已情舍。灯影的幽冷摇曳动荡不定,秋评相和。使人倦旅之心顿生,只好借赋咏,抒发心中愁绪。
下面由心情又转写秋评。“断续无凭”这里则写有意追寻秋评。“试立荒庭听取。”一句以“听取”的方式追寻时断时续终于悄然无息的秋评,通过客舍到荒庭的转换,为从听觉转至视觉作了巧妙而又自然的过渡。以下秋评已住,无处追寻,仿佛秋评留下的足迹。“无凭”是感觉,“但有”是视觉,树叶落后更觉峥嵘。在秋评中徒增冷寂和凋零。此段写法独到,即见无处寻评,却有迹可见的水梦云生,在凝重质实中见出清刚流转。
发片秋评是所闻、所感、所见。“迢递归梦阻”是发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归梦”为秋评所断,在“倦旅”中,思乡之情段段。“归梦阻”之“阻”,一表归梦为秋评所断,二表时间渺渺,空间遥遥,梦醒后也有家难归。有家不能归,是为不幸,归梦都难成,又何幸焉。客居的孤寂中闻秋评且见落叶飘零之形色,愈益感发他老病交加的凄楚,比之倦旅之情,悲苦过之矣。“阻”所隐含的秋评惊梦,“老耳难禁”暗示的凄楚秋评,均处处遥遥切合题旨,含蓄而曲折,想象较为丰裕自如。
既然归期遥遥,就只有异乡的秋夜遥想故乡,自我慰藉,词人在秋评中展开对故乡的想象:孤雁唳鸣,寒蛩哀吟,雨打芭蕉,透露出凄惶孤寂的意味。比之异乡所闻秋评,愁苦交织,令人肠断心碎。思乡或归家能解脱愁怀,岂料客居愁,归家更愁。“避无处”,这愁又是与秋评相感发的,秋评无处不在,此愁也无有已时,这是秋评所感发的愁怀的第三层曲折。将秋评与愁怀推至悲苦不堪的极致,笔致极为拙重含蓄。“这闲愁,夜深尤苦”,愁而曰“闲”,是以轻淡之笔写郁结之情。绾合种种愁思一处,在夜深人静、无可诉说的背景之中,显得格外“尤苦”。▲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2页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1379页
猜您喜欢
甲辰岁九月一夜梦外舅天趣郑先生问幽冥之事但云海天月色秋茫茫觉而衍其语以寄哀情
外舅实天迈,神采冰玉相。明经擢巍科,气劘贾董场。
骅骝自超诣,鸾凤必高翔。辙环湖海间,著述成数囊。
弟子满京国,所至留馀芳。晔也樗栎材,谬选膺东床。
提撕感恩厚,取别亦已长。今夕复何夕,漏永犹未央。
分明入我梦,言笑如平常。载拜问所从,面诲辞慨慷。
海天既无际,月色秋茫茫。魂来波浪白,魂去云山苍。
音容遽相失,辗转何由忘。天地一蜾嬴,死生等行藏。
游魂乃其变,浩荡随飞扬。去来本无迹,暂寓无何乡。
情深自难已,揽衣涕泗滂。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皇家,维新具物华。云连所上居恒属,
日更时中望不斜。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东破诸侯西入秦,
咸阳北阪南渭津。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
事往覆輈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戎观爱力深惟省,
越厌陈方何足务。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每日名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