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古诗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题中峰杉径

宋代朱熹

盘回山腹转脩蛇,横入中峰小隐家。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 其一

宋代朱熹

云关须早筑,基趾要坚牢。栽竹行教密,穿池岸欲高。

乘春移菡萏,带雪觅萧椮。更向关门外,疏泉斩乱蒿。


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 其二

宋代朱熹

堂成今六载,上雨复旁风。逐急添茅盖,连忙毕土功。

桂林何日秀,兰径几时通。并筑双台子,东山接水筒。


小诗奉送择之仁友赴漕台之招后篇喜赵公之得士而不敢致私怨焉然别怀黯然不能成章亦足以见区区也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之子论交久,深衷两自知。提携方有赖,离索遽成悲。

圣处应无数,书来肯见私。临分莫惆怅,努力共心期。


小诗奉送择之仁友赴漕台之招后篇喜赵公之得士而不敢致私怨焉然别怀黯然不能成章亦足以见区区也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珍重东台老,英声旧所闻。能怀吐哺意,岂但枉书勤。

得士看如许,持心定不群。愿言推此志,清浊见朋分。


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请人赋一篇

宋代朱熹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

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云谷二十六咏 其九 石池

宋代朱熹

两岸苍峭石,护此碧泓寒。秋月来窥影,骊珠吐玉盘。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读书不见行间墨,始识当年教外心。个是侬家真宝藏,不应犹羡满籯金。


苦雨用俳谐体

宋代朱熹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