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的古诗文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次韵游南岳题石桥

宋代释德洪

飞梯上云雨,猿臂攀层岩。天风吹鬓须,兹行非人间。

幽泉不知处,但闻鸣佩环。崄艰碍清快,洄涡走平宽。

□□落万仞,溅雪惊潺潺。悬崖忽见寺,白昼方掩关。

境□□遐想,坐久生清寒。山空寂无人,鸟啼花不言。

云披献青嶂,风槛争卷帘。


古诗三百首地名咏史怀古爱国忧愤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次韵曾机宜题石桥

宋代释德洪

公才受斧斤,鼻端有馀地。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

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


古诗三百首地名咏史怀古爱国忧愤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次韵吴兴宗送弟从沩山空印出家

宋代释德洪

身心俱出家,岂复论家世。一念断攀缘,即入三摩地。

珍重大愿王,此法端可恃。若能训此心,是毕丈夫事。

君看宏觉师,后身是昙谛。傥欲贮甘露,先将洁令器。

自当福人天,岂止能自利。譬如鸡出燖,真复生厌离。

空印法门杰,净慈数高弟。初不荷吾法,亦自为□瑞。

汝能倾心事,建此平生志。净中有浮念,何异目有翳。

内外俱一如,乃称真正士。以此谈妙法,要使天华坠。

百里半九十,良医三折臂。果解信此言,不愧甘蔗裔。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咏物愁情

送楞严经珣维那

宋代释德洪

尸罗清净心清净,寄迹南台亦偶然。室掩香灯见行道,壁悬巾屦伴孤禅。

宝书独欲烦君诵,法力真期迨我先。细味此诗如实录,他年僧史定须编。


同游云盖分题得云字

宋代释德洪

公才如天骥,超绝气逸群。低摧簿书中,一笑置勿论。

我如剪翎鹤,俛啄穷朝昏。生涯无窖子,乞食尝扣门。

但为口腹累,乖隔如参辰。此夕复何夕,共宿湘山云。

境清藏胜气,情高发幽欣。天风吹笑语,乞与人间闻。

念公翰墨场,少年策奇勋。世味如嚼蜡,喜著磨衲裙。

裴公师黄檗,圆泽友李憕。因法偶相逢,则以法为亲。

安知我与子,夙昔非弟昆。吾闻三生石,曾歌旧精魂。

他年葛洪陂,相寻定烦君。先当理故事,过山寻老仁。

要同夏口村,发瓮惊前身。


陈莹中居合浦余在湘山三首寄之 其三

宋代释德洪

闻道希夷处士,今居诃梨仙村。要看笔端三昧,重谈医国法门。


焦山赠僧二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白下门连寺,清游入梦中。骨惊谁齧指,世事谩书空。

梵行芙蕖净,天寒昼火红。晓窗应破梦,卧听鸟呼风。


焦山赠僧二首 其二

宋代释德洪

对床听夜雨,佳约是当年。放旷随缘去,闲心不习禅。

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今识君归处,斋馀有涧泉。


寄巽中三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屋角早梅开遍,墙阴残雪消迟。帘卷一场春梦,窗含满眼新诗。


次韵游鹿头山

宋代释德洪

吐词秀似出盆丝,好古幽情八咏思。论字来寻鲁公碣,因诗曾访少陵祠。

留题楚俗争传去,懒赋山灵必有词。定价文章比珠玉,此篇不独慰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