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的古诗文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次韵贾令尹题裴公亭

宋代释德洪

独凭危栏眼力穷,当年胜践想遗风。歌喉云杪殷馀韵,笑靥尊前发醉红。

世相难逃朝夕改,山容不老古今同。议郎笔力回春色,摹写都藏画牒中。


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宋代释德洪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送觉先归大梁二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残秋千里游梁去,破浪扁舟别我来。对坐无言看山月,一庭松雨在莓苔。


送觉先归大梁二首 其二

宋代释德洪

闲人忙事莫参差,各梦同床暗发嗟。相值一欢难把玩,摩头输子看京华。


忠子移居

宋代释德洪

忠子壁观永皇暇,移居自提双不借。借车祭灶非我事,可听夜舂响西舍。

人言渠侬大类我,试手作诗便声价。我词勿学郊岛寒,谪仙笔端能造化。


都下送僧归闽

宋代释德洪

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闽僧不食已四十年赠之

宋代释德洪

银发齐眉衲半肩,相逢古寺独欣然。自云出岭三千里,人见空馀四十年。

拟欲就君求此术,预忧临食必流涎。何如万事随缘过,饥即须餐困即眠。


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

宋代释德洪

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挟书随乃翁,千里游京华。

人生少年乐,于子何以加。上庠阅英俊,过目知等差。

君才固逸群,如金浑泥沙。明年对殿陛,落笔翻龙蛇。

遥怜绿槐阴,绛帐张红霞。金门看跃马,芦鞭作横斜。

滔滔九衢中,欢情浩无涯。驭吏亦傲睨,隐语相嘲誇。

红妆莺燕语,拭目兴叹嗟。知谁乞佳句,骏墨字如鸦。


雪夜与僧拥垆僧曰闻唐刘叉赋雪车冰柱诗为退之所赏愿闻其诗予曰忘矣僧请续之口占以授

宋代释德洪

雪车比毛车,弱水谁欲度。飘然凌空去,中疑载青女。

□风为通衢,走毂不容驭。大胜短辕犊,更烦长柄麈。

□□广寒宫,构基非下土。天公亦薄相,镂冰以为柱。

傍□□银床,谁与挥玉斧。仙妃倚之笑,疑是漆室女。


僧从事文字禅三首 其一

宋代释德洪

中郎书异为忠孝,右辖诗清付水云。林下一灯长到晓,此生真复是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