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江煎茶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译文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煎茶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炭火来烹煮,便亲自到钓石处取水煎茶。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煮沸时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翻腾漂浮,倒出时似松林间狂风在震荡怒吼。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参考资料:
注释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汲(jí)江:从江里打水。活水:刚从江中打来的水。活火:有焰之炭火。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大瓢贮(zhù)月归春瓮(wèng),小杓(sháo)分江入夜瓶。
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雪乳:一作“茶雨”,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松风:形容茶滚沸之声。泻:倒出。这两句是倒装句法,意为煎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未易:不容易。禁:承受。长短更:指报更敲梆子的次数,少者为短,多者为长。更:打更。
参考资料:
译文及注释
译文煎茶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炭火来烹煮,便亲自到钓石处取水煎茶。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煮沸时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翻腾漂浮,倒出时似松林间狂风在震荡怒吼。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注释汲(jí)江:从江里打水。活水:刚从江中打来的水。活火:有焰之炭火。“自临”句:是说自己亲自到钓石处取水煎茶。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sháo)分江入夜瓶”二句:是说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雪乳:一作“茶雨”,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松风:形容茶滚沸之声。泻:倒出。这两句是倒装句法,意为煎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枯肠”句:是说面对如此好茶也喝不上几碗。未易:不容易。禁:承受。长短更:指报更敲梆子的次数,少者为短,多者为长。更:打更。▲
杨抱朴.《苏东坡集》诠释与解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110页
王永照、朱刚.宋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04月第1版:第61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作者被贬在儋州(海南岛惯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
赵峨、倪林.唐宋律诗选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01月第1版:第199页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该诗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谪居心情写得甚为含蓄;显著特征为,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
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
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
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赵峨、倪林.唐宋律诗选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01月第1版:第199页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查看详情】
猜您喜欢
甲辰岁九月一夜梦外舅天趣郑先生问幽冥之事但云海天月色秋茫茫觉而衍其语以寄哀情
外舅实天迈,神采冰玉相。明经擢巍科,气劘贾董场。
骅骝自超诣,鸾凤必高翔。辙环湖海间,著述成数囊。
弟子满京国,所至留馀芳。晔也樗栎材,谬选膺东床。
提撕感恩厚,取别亦已长。今夕复何夕,漏永犹未央。
分明入我梦,言笑如平常。载拜问所从,面诲辞慨慷。
海天既无际,月色秋茫茫。魂来波浪白,魂去云山苍。
音容遽相失,辗转何由忘。天地一蜾嬴,死生等行藏。
游魂乃其变,浩荡随飞扬。去来本无迹,暂寓无何乡。
情深自难已,揽衣涕泗滂。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皇家,维新具物华。云连所上居恒属,
日更时中望不斜。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东破诸侯西入秦,
咸阳北阪南渭津。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
事往覆輈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戎观爱力深惟省,
越厌陈方何足务。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每日名句: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