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清代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译文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开花的刺桐树下就是我的家,秋千刚刚拆下新茶还未采摘。睡觉时做了好梦,只可惜醒来美梦却渺茫难寻。本想倚靠着闲窗,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满是关于两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参考资料:

1、子艮著.一生最爱纳兰词:沈阳出版社,2009.11:第224页
2、(清)纳兰性德著.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1:第70页

注释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shē)。忆交加,倚(yǐ)著闲窗数落花。
忆王孙: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刺桐(tóng):树名。亦称海桐、木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因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儿家:古代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已拆秋千:旧俗于寒食清明后拆秋千,表明是晚春时节。赊:渺茫、稀少。交加:谓男女相偎,亲密无间。

参考资料:

1、 子艮著.一生最爱纳兰词:沈阳出版社,2009.11:第224页
2、 (清)纳兰性德著.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1:第70页

女子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开花的刺桐树下就是我的家,秋千刚刚拆下新茶还未采摘。睡觉时做了好梦,只可惜醒来美梦却渺茫难寻。本想倚靠着闲窗,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满是关于两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注释忆王孙: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刺桐(tóng):树名。亦称海桐、木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因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儿家:古代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已拆秋千:旧俗于寒食清明后拆秋千,表明是晚春时节。赊(shē):渺茫、稀少。交加:谓男女相偎,亲密无间。前蜀韦庄《春愁》:“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子艮著.一生最爱纳兰词:沈阳出版社,2009.11:第224页

(清)纳兰性德著.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1:第70页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刺桐花’云云,皆设想之词。性德词中,多有此类。此词当作于早期,疑为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前作。”

  纳兰的妻子卢氏本生长于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南国素婵娟”,而纳兰生命中的另一红颜江南才女沈宛,则是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士,因此,无论是卢氏还是沈宛,都与纳兰眼前的刺桐一般,是生长于南国的佳人知已。看到佳人故乡风物,纳兰怀人之心油然而生,便拟小女子口吻写上一则怀春之事。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7页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第15页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写年轻女子期盼与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怀春之事。词人只轻轻几笔的勾画便使意象鲜明,境界全出。“倚著闲窗数落花”之结语,形神俱到,确是精妙的收束。通读全词,清新自然,明白如话。

  首句点明主人公身份:年轻女子。 “刺桐花底是儿家”,寥寥数语,听来无不给人以温柔旖旎,天真烂漫之感。接下“已拆秋千未采茶”一句,点明时令。古时,二月以后农事渐忙,故古人常于寒食清明后,拆掉秋千。秋千既拆,新茶未采,正是晚春时节。“睡起重寻好梦赊”,写少女春梦。醉眠之中,她做了好梦,但是醒后,美梦却渺茫难寻。“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这句“忆交加”点明了好梦为乃是“交加”之梦。睡梦之中,全是与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情景,醒来之后,却只有回忆。本想倚靠着闲窗,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满是关于两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这首小令与纳兰其他作品的风格截然不同,倒与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有所相似,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口语的语言,描写生活细节的小情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的渴望与心上人厮守的小儿女形象。▲


(清)纳兰性德著.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313页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查看详情】

猜您喜欢

喜薛外史春日自京师寄经至

元代黄复圭

蓬莱坊畔五云边,七尺长身汉薛宣。花压铜街驰厩马,水生瑶海放楼船。

仙曹共作窗间戏,吏部相邀瓮里眠。果老山头逢野鹤,雪笺时奉寄来篇。

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

宋代辛弃疾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最爱弄玉团酥,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华屋金盘人未醒,燕子飞来春尽。最忆当年,沈香亭北,无限春风恨。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每日名句: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