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句-中庸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第二十九章》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第三十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