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计
- 三国志
- 三国演义
- 三字经
- 三略
- 世说新语
- 中庸
- 中论
- 中说
- 了凡四训
- 人物志
- 传习录
- 伤寒论
- 何典
- 元史
- 公孙龙子
- 六韬
- 列女传
- 列子
- 北史
- 千字文
- 南史
- 南齐书
- 反经
- 史记
- 司马法
- 吕氏春秋
- 吴子
- 周书
- 商君书
- 喻世明言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增广贤文
- 墨子
- 声律启蒙
- 太平御览
- 孔子家语
- 孙膑兵法
- 孝经
- 孟子
- 宋书
- 宋史
- 将苑
- 尉缭子
- 小窗幽记
- 尔雅
- 尚书
- 左传
- 幼学琼林
- 庄子
- 弟子规
- 战国策
- 文子
- 文心雕龙
- 新五代史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旧唐书
- 明儒学案
- 明史
- 易传
- 晋书
- 朱子家训
- 梁书
- 水浒传
- 汉书
- 浮生六记
- 淮南子
- 百战奇略
- 知言
- 礼记
- 管子
- 素书
- 红楼梦
- 罗织经
- 老子
- 聊斋志异
- 茶经
- 荀子
- 菜根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论衡
- 论语
- 说苑
- 贞观政要
- 资治通鉴
- 辽史
- 醒世恒言
- 金刚经
- 金匮要略
- 金史
- 镜花缘
- 陈书
- 隋书
- 随园诗话
- 韩非子
- 颜氏家训
- 鬼谷子
- 魏书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不能则学,疑则问——《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
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礼记·儒行》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制》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