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计
- 三国志
- 三国演义
- 三字经
- 三略
- 世说新语
- 中庸
- 中论
- 中说
- 了凡四训
- 人物志
- 传习录
- 伤寒论
- 何典
- 元史
- 公孙龙子
- 六韬
- 列女传
- 列子
- 北史
- 千字文
- 南史
- 南齐书
- 反经
- 史记
- 司马法
- 吕氏春秋
- 吴子
- 周书
- 商君书
- 喻世明言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增广贤文
- 墨子
- 声律启蒙
- 太平御览
- 孔子家语
- 孙膑兵法
- 孝经
- 孟子
- 宋书
- 宋史
- 将苑
- 尉缭子
- 小窗幽记
- 尔雅
- 尚书
- 左传
- 幼学琼林
- 庄子
- 弟子规
- 战国策
- 文子
- 文心雕龙
- 新五代史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旧唐书
- 明儒学案
- 明史
- 易传
- 晋书
- 朱子家训
- 梁书
- 水浒传
- 汉书
- 浮生六记
- 淮南子
- 百战奇略
- 知言
- 礼记
- 管子
- 素书
- 红楼梦
- 罗织经
- 老子
- 聊斋志异
- 茶经
- 荀子
- 菜根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论衡
- 论语
- 说苑
- 贞观政要
- 资治通鉴
- 辽史
- 醒世恒言
- 金刚经
- 金匮要略
- 金史
- 镜花缘
- 陈书
- 隋书
- 随园诗话
- 韩非子
- 颜氏家训
- 鬼谷子
- 魏书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荀子·荣辱》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荀子·议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荀子·非十二子》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荀子·正论》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大略》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荀子·乐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墨子·32章 非乐(上)》
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37章 非命(下)》
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墨子·22章 节用(下)》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墨子·15章 兼爱(中)》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墨子·21章 节用(中)》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32章 非乐(上)》
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墨子·48章 公孟》
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16章 兼爱(下)》
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墨子·48章 公孟》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墨子·22章 节用(下)》
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墨子·47章 贵义》
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墨子·天志(上)》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巳。——《墨子·08章 尚贤(上)》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01章 亲士》
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墨子·49章 鲁问》